(景区执勤人员协调停车场向游客退费)
“双节”未至,部署先行。鹤城区委政法委超前谋划,节前即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充分发挥“前哨”与“探头”作用。各政法委员分片包干,下沉一线;网格员、调解员、平安志愿者迅速集结,织就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护网。
“长假期间我们坚持日排查、日报告、日调度工作模式,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积极整合12345热线、网格员上报、视频监控等多源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点,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基层治理装上了“火眼金睛”。
(河西街道综治专干调解噪音扰民纠纷)
“真没想到在景区也能这么快解决问题!”10月2日,来自长沙的王女士因民宿超售无法入住,焦急万分。在鹤鸣州景区巡逻的“旅游法治服务小分队”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现场协调机制,仅用半小时便化解纠纷。
这支由区综治中心精心组建的专业队伍,全天候穿梭于游客聚集区,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与“一站式”纠纷调解。他们配备移动终端,可实时连接区综治中心指挥平台,实现“前端处置、后端支撑”的联动模式。
10月4日晚,来自山西的蔡女士一家因停车问题投诉后,执勤人员依托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最终促成管理方赔礼道歉并退还费用,再次展现了“探头”前置的效能。
截至10月5日,“双节”期间,各景区小分队累计受理咨询求助180余起,现场调处旅游纠纷43起,联合检查宾馆民宿12家,整改安全隐患15处,真正实现了“服务不缺位、纠纷快化解、平安不打烊”。
清仓见底,夯实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平安底色,需提前描绘。早在9月中下旬,全区三级综治网络已全面激活,聚焦劳资、邻里、婚恋、债务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
在坨院街道,驻村领导驻点犁头园村,成功调处一起历时半年的合同纠纷;在黄金坳镇,白岩垴村的宅基地权属争议在综治干部连续三天的耐心调解下顺利化解;从“鑫华苑”小区到“五里村”的邻里矛盾,再到对特殊群体的走访帮扶......一桩桩群众“急难愁盼”被化解在萌芽阶段。
“我们把工作做在前头,就是想让群众过个安心节。”犁头园村综治专干说,“有时候,一句及时的劝解,一次耐心的倾听,就能避免矛盾升级。”
(节前,黄金坳镇综治中心调解员在白岩垴村协调处理宅基地土地权属纠纷)
针对排查发现的矛盾隐患,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坚持“分级处置、联动化解”原则,构建多元调解体系:简易纠纷由村(社区)调解室就地化解;复杂问题由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牵头,协调司法所、派出所合力攻坚;重大风险则启动应急机制,提级办理、专班处置。
“我们建立了‘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层层联动,有效防范了“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一审 蒲淼;二审 杨晓军;三审 彭银梅)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尹先波
编辑:蒲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鹤城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