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买菜,脚底下总粘着油污,现在地面能照见人影,连空气都清爽多了!”7月下旬,鹤城区红星街道新中远农贸市场内,提着菜篮的居民王阿姨笑意盈盈。这场让群众点赞的变化,源于锦园社区响应“一迎三创” 部署开展的农贸市场专项整改,让承载着烟火气的“菜篮子”实现从“将就买”到“舒心购”的跨越。
曾几何时,这座服务周边3000余户居民的农贸市场,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摊位挤占通道,生鲜摊水渍与干货摊包装袋混作一团;地面油污结成黑垢,墙角蛛网密布,收摊后杂物堆成“小山”;市场外消防通道成了晾晒场,鸡鸭鹅毛随风飘散,异味扑鼻又藏着安全隐患。“夏天稍一靠近就熏得慌,买完菜得赶紧跑。”居民李师傅的话道出了大伙的无奈。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锦园社区迅速组建网格员与环保志愿者专项小组,以“问题清单”为靶心打响整改战。针对占道经营,逐户丈量划定经营边界,用统一标线区分生鲜、熟食、干货区域,商户签下“不越线”承诺书;面对卫生顽疾,联合环卫部门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油污,清走20余车堆积杂物,推行“摊前三包”制度,要求商户收摊前必清台面与周边;整治外部乱象时,志愿者带着《消防法》宣传册上门,结合“鹅毛堵通道酿隐患”案例说理,引导居民主动清走晾晒物。
如今的市场,早已换了模样:曾经的“拥堵路”变作宽敞通道,油污地面换成防滑地砖,分区标牌清晰指引;市场外晾晒物消失无踪,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空气里弥漫的是蔬果清香。“现在带孙子来买菜,他能安心在通道走,不用总担心滑倒。”正在挑菜的张阿姨说。
据锦园社区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借鉴外地经验,建立 “每日巡查、商户互评、居民监督”长效机制,同步推进通风系统升级、智慧公平秤安装等硬件改造,让民生“菜篮子”既装满烟火气,更拎稳幸福感。
(一审 刘皆妤;二审 杨晓军;三审 彭银梅)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石玉萱 赵轩
编辑:刘皆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