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平是鹤城区城南街道扶贫工作站站长,这位从大山走出来的年轻人,经过部队12年熏陶教育、摔打锤炼,他不惧艰难困苦,和干部群众一起投身脱贫攻坚战,积极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摆脱贫困,为城南街道271户755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7年年底,彭利平从部队退役进入城南街道工作,仅上班三个月,组织便把扶贫的重担交到了他的肩上。工作之初,虽心有担忧,但想到自己也生于农民家庭,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扶贫工作干出彩!
为把工作做好做实,彭利平经常加班加点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白天不在晚上找,打工不在电话问,赶上农忙时节,甚至顶着大太阳追到田间地头去走访,常常满头大汗也不喊累。
桥梁村贫困户彭小平有两个幼儿,因妻子病故,自己也患有慢性病,曾一度对生活感到悲观。彭利平知道后,多次上门与他谈心,鼓励他发展产业,并帮忙推销农产品,每年还通过政策申报产业奖补近3000元,同时还给他申请安排了特岗岗位,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便于照顾父母和小孩,燃起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为了有效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真正让一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在本地实现就业,彭利平主动联系池回村大学生创业青年宋谨开办阿瑶手工制作扶贫车间,吸纳周边村民20人,人均每月增收1500元以上。
彭利平知道,群众要脱贫,产业发展是根本。水垅村是城南街道唯一一个贫困村,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彭利平根据该村“山青水甜”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带领水垅村村支两委发展扩建了龙谷山泉饮用水厂。并流转土地220亩,在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带领村支两委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光以上两个产业项目就为贫困村年创收8万余元。
凭着彭利平的一股干事认真劲儿,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及基础建设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产业路、入户路修起来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了;易地搬迁安置户也住上了新房……彭利平带着使命,带着帮助群众脱贫的梦想,让这片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记者:李娜 肖鹏 实习生:杨晶)
来源:鹤城融媒
作者:李娜 肖鹏 杨晶
编辑:张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